母嬰店寒冬已至
整體來看,今年整個母嬰市場行情很不好,嬰幼兒奶粉行業(yè)更是明顯遇冷,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70%的母嬰門店奶粉銷量較去年下滑了20%-30%;50%的母嬰門店營業(yè)額腰斬;90%的母嬰門店新客數量斷崖式下跌。
市場集中度很低
據粗略統(tǒng)計,我國有近20萬家母嬰店,放眼望去,并沒有一家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連鎖。孩子王雖布局全國,但相對于我國巨大的母嬰市場而言,其不到300家店的規(guī)模也只能算是“撒胡椒面”。雖然從區(qū)域性上看,上千家的大型連鎖確實存在,但要讓它們走向全國,還需要很長一段距離。
由此可見,母嬰店的市場集中度還很低,市場的主流仍然是“沉默的大多數”——數以萬計的中小型母嬰店。而沒有規(guī)?;A就玩不起成本競爭,追求高毛利就成了母嬰店的必然選擇。
事實上,目前嬰幼兒奶粉為多數母嬰店的主要利潤來源,而嬰幼兒奶粉市場的遇冷則加劇了母嬰店的生存壓力。
如何轉型
轉型迫在眉睫,但怎么轉是母嬰店急需思考的問題。在業(yè)界看來,對于廣大中小母嬰店來說,不能和大型連鎖硬碰硬,而是需要錯位競爭,走差異化路線。具體而言,在產品布局上,為了建立母嬰店的流量梯隊需要布局大品牌,為了維持利潤,差異化的品牌也不能少。
對于母嬰店而言,真正需要重視的是既有毛利操作空間,又有奶源品質保證的非一線進口奶粉品牌
除此之外,有不少母嬰店的經營思維在向用戶思維轉換。母嬰店的經營思維要從以渠道為主轉化為以用戶為主。優(yōu)幼母嬰之前主要賣寶寶產品,現在還推出了很多媽媽的生活用品,這就是用戶導向。
總之,雖然目前母嬰市場行情不好,但是母嬰行業(yè)仍是朝陽行業(yè),母嬰店未來要在消費升級和用戶思維上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