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母嬰行業(yè)的競爭日趨白熱化,很多母嬰人士就把目光轉移到了休閑小零食上。越來越多的母嬰渠道商注意到:零食銷量正在飛速增長,那么,母嬰店的零食究竟“火爆”在哪里?
零食“等于”銷售機會
近年來,母嬰門店遇到的問題也很明顯,流量被電商微商切割,新客累積永遠不夠。開零售店,如果客人不重復進店,就沒有銷售機會,那產品的品質再好,也賣不出去。而零食的關鍵,就在于提升了顧客的到店率。
什么品類能吸引顧客進店,就是磁石品類。奶粉、紙尿褲這種商品,目的性和計劃性很強,消費者往往是網(wǎng)購,甚至囤貨式購買,早已失去了磁石品類的資格。而零食屬于快消品,其消費的行為特點,是顧客在閑逛時順便買的東西,隨機性和沖動型很強。
因為這樣的陳列實際上是大大壓縮了商品的面積,但是它對于消費者來說呢?第一,其展現(xiàn)了很高的舒適度,顧客的購買能力遠超貨架。第二,零食區(qū)域對于整體板塊來說,商品不是塞的滿滿當當,而是“疏可跑馬”,在具體陳列上“密不透風”,給人的感覺像是母嬰店的關鍵出入口,從整體上提升了母嬰店的調性。
從整個銷售系統(tǒng)看,零食這個區(qū)域充滿了青春的活力,能夠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沖動,從而提高消費者的到店率,帶動奶粉、用品等其他母嬰產品的銷售。所以把零食作為整個門店的陳列核心,不是說能靠它賣多少錢,而是它能夠為母嬰店帶來更多銷售機會。
品質化升級銷量暴增
如果零食帶動顧客消費的“神奇魔力”只停留在陳列上,那還是表面文章。實際上,這種“神奇魔力”還可以加強!陳列的重點除了裝修,更是基于產品本身的顏值,如果能在零食的顏值上下功夫,零食的進店率會更高;在品質上下功夫,會提升復購率。零食的銷量自然會再上一個臺階。
第一,包裝創(chuàng)新,同等產品一般要比國產零食高很多。而消費者多是90后,愛擺派,在朋友圈一轉,“有面兒”,同時也吸引了其他消費者前來購買。
第二,產品成分。進口精品零食在營養(yǎng)上的要求很高,安全性也高,消費者會放心購買。
第三,寶媽自己也愛吃這類零食,比如在母乳的時候,某些“沒安全保證”的零食不敢吃,再加上哺乳期入口食物比較淡,所以寶媽自身對進口零食的需求量也很大。在國內,也有越來越多的母嬰店將零食單獨作為一個戰(zhàn)略核心,尋求母嬰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“爆破點”。